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理论频道: 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好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理论频道
理论新闻 
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好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Apr 16th 2019, 00:00, by 冯俏彬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综合研判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于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而作出的科学抉择。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服从服务于"高质量发展"这一对中国具有长期意义的目标,积极主动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增强财政政策的预见性和预防性,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高质量内涵",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经济史一再表明,技术进步是经济繁荣的根源,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的希望所在。因此,积极财政政策应抓住创新驱动这个"牛鼻子",在关系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关键企业、关键技术上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要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重点支持鼓励与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服务接入等,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要服务于优化经济结构的需要。结构优化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供给与需求之间能保持动态平衡;另一方面是产业上、中、下游之间协同性增强。此外,还表现为资源、环境、生态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容纳、长远共存。积极财政政策应当在以上几个方面加大投入,始终把优化经济结构放在重要位置。

  三是要服务于消费升级的需要。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不仅对于世界各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考虑到当前我国与消费有关的基础设施并不健全、消费环境和质量都有待提升,积极财政政策也应当在这方面有所助力,加强与消费相关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等。

  四是要服务于服务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农业、制造业正在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积极财政政策应当考虑到这一趋势,加大对人民群众急需的教育、医疗、交通、养老、旅游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五是要服务于绿色发展的需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过去我们在生态保护、环境建设方面存在大量的透支与欠账,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不仅能顺应全社会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也能切实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财政政策应当加大对于节能环保、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投入。

  六是要服务于包容性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改善民生方面已取得巨大进步,但还有不少历史欠账和薄弱环节,人们向往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住房、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积极财政政策可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与支持,助力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总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保持中国经济列车行稳致远,离不开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撑和助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一方面要努力发挥其促投资、稳增长的正面效应,但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和克服此前的一些缺陷和问题,特别要注意将"高质量发展""制度安排"等关系经济长远发展的因素结合到政策考虑之中,抓住关键环节、关键问题,精准发力、对症下药,努力把政策用好,让积极财政政策真正起到作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