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理论频道: 为基层减负要让基层“反弹琵琶”

理论频道
理论新闻 
为基层减负要让基层"反弹琵琶"
Apr 15th 2019, 00:00, by 胡军

基层有最深厚的民意、最坚实的力量、最质朴的情怀。贯彻《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要求,靶心在基层,重点在基层,落实在基层。只有了解基层、尊重基层、回应基层,发挥基层的主体性、主动性、主导性,在减什么、怎样减、减得怎么样等环节让基层积极参与,贴近基层实际、接受基层监督、强化基层检验,才能使减负落到实处,把基层干部盼望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把减负的发言权交给基层。对症下药方有疗效,有的放矢才中靶心。基层干部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线,对于基层过重过滥的负担有切肤之痛,对减轻基层负担有明确指向。基层干部最了解负担重在哪儿,最清楚哪些"一票否决"不合理、哪些问责处理不规范、哪些容错纠错不到位,对减负应减什么、不应减什么,基层干部也最有发言权。为基层减负要在摸清基层情况、听取基层呼声、了解基层建议的基础上,把减负的焦点对基层干部的"累点",让减负的重点投向基层干部的"痛点"。通过围绕突出的问题精准施策,使减负真正找准问题的关键、抓住要害,让减负瞄到点子上、改到根子上,真正使减负减到基层干部的心坎里。

把减负的监督权交给基层。是真减负还是假减负,基层干部最清楚。只有接受基层的监督,才能让减负沿着中央的部署要求有序推进。不可否认,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推进减负的过程中,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倾向。比如下发文件是少了,但"工作提示"多了;召开会议是少了,但"电话通知"多了;督查检查少了,但"专题调研"多了;考核评比少了,但"调度排位"多了;纸质记录少了,但"电子留痕"多了,等等。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基层干部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推动基层减负,要把减负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置于基层干部的监督之下,防止一些负担"改头换面换马甲",不让减负过后"涛声依旧仍未改"。

把减负的评判权交给基层。减负到底没减负,基层说好才算数。基层干部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终端"和"末梢",既是各种不必要负担的承受者,又是减负的参与者,更是减负的评判者和检验者。基层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没有减轻,基层干部最有评判权。各地各部门应健全基层评价机制,多听听基层干部的反映,多看看基层工作的成效,以此作为减负的"试金石"和"检票站",防止基层减负中"雷声大雨点小",避免出现"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确保真减负、减真负,着力把减负的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切实解决会议多、报表多、材料多、台账多、留痕多、检查多等问题,使基层干部感到减负后实实在在的新气象。

推动基层减负,既要自上而下高位推动,也要自下而上"反弹琵琶"。各级机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基层需求、目标引领,不搞数字减负、表面减负、盲目减负。通过把减负的主导权给基层,大力向文山会海"开刀",对检查考核进行"瘦身",根治过度留痕的"顽症",让基层干部真正从那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心无旁骛抓工作,轻装上阵干事业。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