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日 星期三

理论频道: 治理文风要找“病灶”治“病根”

理论频道
理论新闻 
治理文风要找"病灶"治"病根"
Apr 11th 2019, 00:00, by 刘 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层层发文、层层开会,着力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问题",倡导"发扬'短实新'文风,坚决压缩篇幅,防止穿靴戴帽、冗长空洞"。

  文风,是作风的重要表现。文风不正,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和工作成效,耽误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如果任由不良文风蔓延开来,必然损害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也会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感召力、亲和力。当前,基层文风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影响较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多而不精、照抄照搬、闭门造车,以及缺乏实用性、不具指导性等问题。文风问题可以从表现、特点和根源等方面来分析。

  文风问题的表现

  文风问题在基层一般有如下表现:

  一是"接力长跑",层层批转。调查发现,层层转发制造了大量的"文山"。很多部门为了图省事,以文件贯彻文件,产生了大量的"接力文"。这种转发,其内容基本上是上级已经安排好的步骤和办法,并没有考虑如何采取措施贯彻落实。

  二是依葫芦画瓢,套语改装。其方式主要是依据上级文件,将其强调的要求和做法进行有限的局部改写,口径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简单结合本单位的基本情况。这类文中上下级文件的用语及所在位置、章法结构都很相似,重复性套语很多。

  三是惯用"万能模板","以一当十"。有些单位,不管上级要什么材料,总是有一个"百宝箱"或者"万能模板",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以一当十"。所以上边每有重大举措,下面就有若干经验材料报上来,其实可圈可点的事情并不多。只要掌握了套路,就能应付。

  四是批示失灵,指挥空转。文风问题也在批示上有所反映。比如,有时一级一级批下来,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最终不了了之。有些批示就是"批而无示",千"批"一律,没有明确的领导意见和具体的工作要求,都是一些原则性的空话。也有些人视领导与上级的批示为"麻烦事"。要么态度冷淡,无动于衷,消极对待;要么压着不办,敷衍拖拉;要么不负责任,一推了之;更有甚者哄上瞒下,弄虚作假,根本不落实。

  文风问题的特点

  文风问题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条:

  一是呆而硬。不注意阅读对象,与对象沟通时存在一定的"语言代沟"。文字中虚话、套话太多,可读性差。同时,为了体现工作的重要性,对工作事项不分情况地上高度,"硬写""硬讲",违背了公文实用性的功能。

  二是长而空。空话连篇,从一开始就是套话,管用的话语不多。话语体系太陈旧,脱离基层而导致言之无物,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漂亮,使得有些文字工作陷入了"八股"的困境,既要"开头戴帽",又要"结尾穿靴"。

  三是浮而浅。缺乏认识、没有思想。试想,如果起草的人懒得进行理论学习、调查思考、接受新事物,知识面还不如群众宽,信息量还不如群众大,思考问题还不如群众深,文章和讲话怎能让人心悦诚服?还有一些领导热衷于讲话,而不管自己对所讲内容有无研究,仅仅满足于露个脸、念一下稿,甚至有的领导离开稿子就成了"哑巴"。

  四是虚而假。从事文字起草工作的人缺少深入基层、了解民情的经验,没有一定的实践积累,就材料而写材料,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不接地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若没有真实的基层感悟,文笔再好、思维再超前,终究写不出有深度的文章。有些还会因为与地方、基层的实际情况不符,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在基层干部群众中的权威性。

  文风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政府管理方式的角度看,政府管理方式转变滞后是"文山"堆砌的深层次原因。一些地方还停留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主要依靠发文解决问题的阶段,对于运用经济、法律、市场等手段进行管理还在摸索和完善。从纵向来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各个部门都要发文,层层批示,反复报送,基层"文山"越堆越高。从横向来看,机构之间"文来文往"多,直接沟通协调少,这也带来"公文旅行"、效率低下的问题。

  另外,从领导干部本身来看,文风问题也有以下原因:

  一是事业观和绩效观不正确。以材料提升工作,夸大政绩。一方面,这是上级机关好大喜功的反映。有的主管部门三天两头发文件,动辄督促检查。每个来检查的要求又不一样,完不成迎检任务动辄通报批评、追究责任,从而使基层工作变成了典型的闭门造车和迎来送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干部存在作风问题。即,不能从实处着眼、靠实绩说话,而是用假成绩糊弄上级、用假把式糊弄群众,报喜不报忧。

  二是调查研究不够。一些文件之所以缺乏实用性、指导性,就在于干部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因脱离基层而导致内容失真。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存在使得一些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工作心中没数,又不肯下基层调查研究、问计于民,即使下去了,也是"坐着汽车转,隔着玻璃看",或是深陷"包围圈",仅满足于收获下级"充气注水"的汇报材料。如此一来,讲起话、写起文章自然就是空洞无物、不知所云,基层干部群众不愿听、听不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是缺少实践经验。目前有的从事文稿工作的干部是"三门"干部,即从家门到学校门再到机关门的缺乏实践经验的干部。他们对基层实际了解的渠道只有新闻媒体、课堂所学和机关的各类文件,没有真正直接到基层去,不太了解基层真实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基层群众的所需所想,导致其起草的文件与实际相脱节,影响政策执行和行政效果。

  找到了"病灶"和"病根",我们就能对文风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促进改文风、转作风。

  (作者单位: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