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五四青年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大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中写道:"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回顾新中国70年的建设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身影。正是他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上的奇迹,推进了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在这些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中,有一位平凡但又不平凡的青年——雷锋。
尽管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雷锋这个名字依然被我们传颂,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也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许许多多像雷锋一样的奉献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随着时代进步,有些人开始质疑:"我们还需要雷锋精神吗?它是不是已经不合时宜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变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让很多人开始崇尚"理性人",以为无私奉献变得过时,"各扫门前雪""等价交换"成为一些人的信条。甚至有人认为,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也与人性相悖,它只是一个"宣传工具",应该被时代所抛弃。
之所以有这些对雷锋精神的质疑,缘于许多人对历史与社会发展的一知半解。
事实上,这种想法是对市场经济社会与等价交换原则的一种庸俗误读,而这种误读的来源,则是一些人对社会现实武断、轻率、偏颇的观察。雷锋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让他的名字在传承中被铭记;奉献利他的雷锋精神,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奉献与利他精神,是美好社会得以形成与稳定的内在要求。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指出,虽然利他主义可能会暂时损害群体中个体的利益,但长远来看,相互合作、愿意互相帮助的群体更能够战胜利己主义的群体,变得兴旺发达,这也是为什么人类社群能够崛起。现代人类社会同样如此,如果每个人都自私地计算自己的利益,彼此间充满猜疑,社会成本将会大大提高,自然也很难稳定发展。如果大家能够互相帮助、乐于奉献,这种非功利性的互动能够营造合作与彼此信任的氛围,让社会关系更融洽,也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政治学家罗伯特·莱恩同样指出,只重视市场经济的自利行为,会导致社会关系的疏远,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的幸福感普遍下降,只有促进社会中个体之间的互助,重建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才能让社会中的个人重新感到幸福。
学者们提出的许多例子与论述都向我们证明,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奉献为内核的雷锋精神并非过时的宣传口号,时至今日,它依然是建设美好社会的必要条件。
与许多人的想象不同,雷锋与那个时代的普通青年并没有太多区别,但他的可贵之处在于时时处处尽己所能帮助别人,在持之以恒中无私奉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学雷锋并不要求我们作出多大的贡献,只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雷锋精神就能散发光芒。新的社会环境下,学习雷锋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模仿半个世纪前的"好人好事",学雷锋的方式在改变,雷锋精神的内核却如终如一。
比如,当代青年所熟悉的志愿服务,就是弘扬雷锋精神的新方式,同样是不求名利的豁达,同样是让世界变得美好的蓬勃朝气,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殊途同归。从乡村留守儿童的身边到城市社区的老人身旁,从十字路口协助维护交通秩序的"黄马甲"到网络上接力救助自杀者的"陌生人",无处不在的志愿者默默为社会奉献着爱心和力量。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付出,何尝不是雷锋精神的传承?它们汇聚在一起,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雷锋精神从没有消失过,随着岁月的转换、社会的进步,它在一代代人身上散发光芒: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平凡而又不凡,简单而又伟大的郭明义;担任多年义工,成立爱心助学基金资助超过178名贫困儿童上学,去世前还捐出眼角膜的丛飞;化名"李记",匿名向灾区捐款近40年,直到去世才为人所知的老工人许惠春……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他们像烛光一样,奉献温暖,照亮冷漠;他们向我们证明,人与人之间不只有精巧的利益计算,更有无私的奉献和爱;他们模糊了平凡与伟大的界线,告诉我们,身处再平凡的世界,也有不平凡的英雄。
我们还需要雷锋精神吗?或者说,我们还需要无私奉献吗?答案毋庸质疑。看看新中国70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看看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者的身影,你就会知道,是什么撑起了国家的进步、民族的复兴。只要我们没有被冷漠的利己主义所窒息,只要我们心存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只要我们不愿让先行者高举的火炬黯然熄灭,我们就会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确信无疑。
雷锋并不是已经过时的偶像,而是一代又一代无私奉献者的姓名。正是奉献者的存在,塑造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气质与风骨。时代属于他们,他们缔造时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