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

理论频道: 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理论频道
理论新闻 
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Apr 8th 2019, 00:00, by 余谓之

  【光明论坛】

  "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最吃劲的时候,正是最要用劲的时候。打赢脱贫攻坚"决战",仍须鼓劲使劲,确保决胜全胜。

  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思想吃紧。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瓷器制作,大功即将告成之际,也是工匠精疲力竭、心躁难耐之时。如果静不下心,凝不住气,定不了神,稍一松懈,收口就会厚薄不均、凹凸不平,好端端的瓷胚就成了次品,甚至废品。脱贫攻坚亦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通过"勾、画、穿、引"一系列"绣花"功夫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历史性画卷就在眼前。然而,在极少数地方和单位的干部心中,难免会滋生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情绪。比如过关应付的念头,简单地把扶贫当任务完成,"早脱贫、早脱钩、早脱身",搞急功近利,出现"虚假式""算账式""指标式""游走式"四式脱贫。比如畏难畏险的情绪,面对剩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字当头,怕被问责,经常左右为难,时常本领恐慌。比如厌战松劲的心理,尤其是基层扶贫干部长时间、高强度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有疲劳症,有的想歇歇脚、喘口气。思想上松懈,必然导致行动上松劲。当此脱贫攻坚的紧要关头,唯有紧绷思想之弦,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全力以赴克难而进,方能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工作吃准。"行百里者半九十。"行路之难,在于末端,把握方向、选择方法至关重要。实践证明,方法有好坏,是修复性的,可以不断完善;方向有对错,是颠覆性的,决不能出差错。要始终聚焦聚力"两不愁、三保障"来打攻坚战。攻坚战就要用攻坚战的办法打,关键在"准""实"两个字。打得准,发出的力才能到点到位;干得实,打得准才能有力有效。因此,要进一步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既重工作"力度",又重情感"温度"。第一民生工程当然要摆在第一位置来抓。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念兹在兹、唯此为大,真正把贫困群众当亲人,把扶贫事当家事,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实际行动落实"两个维护"、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书写好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人民答卷"。既重补"物质短板",又重补"精神短板"。要坚持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进一步帮助贫困群众摆脱"头脑中的贫困",树牢主体意识,增强内生动力,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既重当前"能脱贫",又重长远"不返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输血、造血与活血并重,才能行稳致远。要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衔接贯通的更高层次,进一步抓重点、补短板、探路子、创优势,让贫困群众不仅能摘掉"穷帽子",还能栽下"摇钱树"、捧上"金饭碗",实现稳定脱贫,进而致富发展。

  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担当吃苦。"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此脱困攻坚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之际,非干,无以为进,无以为胜。实干成就梦想,奋斗赢得胜利。奋斗是幸福的,奋斗也是辛苦的,正所谓"艰难困苦、玉妆以成"。吃得忙碌奉献之苦。脱贫攻坚战喜人战果的背后,是广大干部担当付出的汗水、心血乃至生命。要以"无我"的境界,实现"有我"的担当,敬终如始、善作善成,宁可干部"脱皮",也要如期让贫困户"脱贫"、贫困县"脱帽"。吃得背水一战之苦。脱贫攻坚到了总攻时刻,靠的是意志,拼的是精神,搏的是勇气。要自觉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第一线,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笃定滚石上山的韧劲,坚定战之必胜的信念,闯关夺隘、攻城拔寨,贫困不除寝不安,小康不达誓不休。吃得刀刃向内之苦。作风硬,则干部强、事业兴、民心顺。要勇于自我革命,刀刃向内、刮骨疗伤,清除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些大敌,做到"三实":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以干部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如期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作者:余谓之)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