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9日 星期二

理论频道: 改革开放的能量红利

理论频道
理论新闻 
改革开放的能量红利
Apr 9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摘要] 基于人性特点和经济规律,改革把人激活、把企业激活、把资本激活,焕发出巨大活力;抓住经济全球化战略机遇,对外开放贯通国际国内资源市场、供需要素、竞争平台,释放出巨大潜力;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改革开放促进党的领导制度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社会动员机制创新,汇聚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合力。

改革开放是一场已经持续40年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开放所内生并不断迸发的磅礴力量。

改革激发的活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各方面,改革的起点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体制改革。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生机勃勃,其力量之源是一种从人性特点和经济规律出发的,能够把人激活、把企业激活、把资本激活的巨大活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力量,改革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所谓利益,是指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其中,物质利益是人们的基础利益。只有物质利益得到保障,人们才能去争取其他利益。而为了获得更多和更好的物质利益,人们改良工具、扩大分工、增强合作、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因此,利益是人们行为最深刻的动力,利益激励是激励体系中最有力的手段。改革结束了"大锅饭"的分配体制,突破了平均主义藩篱,推动劳动成果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改变了过去"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实现了从为别人工作到为自己工作、从政府的一个积极性到人民群众千千万万个积极性的深刻变革。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公平并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政策激励,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鼓励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激励,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切实感受到改革与个人利益的相关性,人们通过奋斗提高劳动能力、享受劳动成果、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由被动到主动,改革使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空前高涨。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改革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力。自负盈亏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汪洋大海中闯荡的生存法则,创新则是企业获取利润的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强调指出,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我国40年企业发展的历程也表明,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改革推动了制度创新,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多种所有制企业百花齐放、融合发展。改革推动了体制机制创新,赋予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同等市场地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扩大企业自主权,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并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六个方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改革推动了政策创新,税制改革政策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驱动力。出台鼓励创新的人才政策,允许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参与收入分配,极大调动了创新积极性。基本制度、体制机制、宏观政策等方面创新,为企业在理念、管理、产品、技术、营销等方面创新提供了良好环境,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企业发展的最大效能。创新驱动发展,改革使企业的创新力得到了增强。

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性要素,改革激发了资本的增殖力。资本与生俱来具有两面性,一是资本的逐利性。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二是资本的进步性。资本对利益的追逐,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的自由流动,能够增强社会活力。但是,资本在发挥进步作用的同时,无法解决由扩张带来的经济悖论、生态悖论、人的发展悖论。改革顺应资本的天性,抑制资本的"任性",在用政府之手抓牢资本"缰绳"的同时,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本实现增值功能。盘活资本要素,提升有形资本的活跃度,提高无形资本的贡献率,集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规范发展股票市场,有序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及衍生品市场,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保持政府投资合理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有效衔接。从自发到自觉,改革为实现资本增殖提供了广阔空间。

开放释放的潜力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对外开放是站起来之后的新中国,走向富起来、强起来的必然选择。短短40年,我国经济劈波斩浪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得益于抓住经济全球化战略机遇,走出自我封闭、参与国际分工、贯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所释放的巨大潜力。

资源配置是影响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开放释放了资源的配置力。资源具有稀缺性,这是资源配置的内在动力。世界上所有国家,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把本国经济同国际市场与世界经济联系起来,实行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完善对外投资体制和政策,激发企业对外投资潜力,勇于并善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随着产业转移和全球市场的形成,各国经济连成整体。中国主动融入全球经济格局,有效统筹两个市场,推动资源有效配置。一方面,通过对内实行改革,变资源的计划调节为市场调节,在宏观调控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以主动融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为原则,畅通信息渠道,拓展外贸发展空间,积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推动国内的市场、成本、产业配套等优势和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有机结合,获得资源配置的比较优势,促进国内外市场联动融合发展。对外开放有效推动资源要素在两个市场自由流动,增强了资源配置的能力。

供需关系是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开放释放了供需的平衡力。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商品总量、结构等供需要素,因单个经济主体的盲目性产生比例失衡,因"有意识的调节"实现动态平衡。供给侧和需求侧就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前者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后者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一方面,对内持续深化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强化总量管理和结构管理。另一方面,坚持内需与外需基本平衡、进口和出口动态平衡、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平衡原则,有序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外资引进的相关法律,在开放型经济体系中调节供给与需求;积极推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逐步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建设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发挥投融资的"造血"作用。对外开放有力打造了调整供需的国际平台,提高了平衡供需的能力。

市场竞争是保有经济活力的内在要求,开放释放了竞争的耦合力。优胜劣汰、竞争择优是竞争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和必然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同时坚决维护我国发展利益。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分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和发展趋势,科学把握两个市场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矛盾运动规律,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推动形成优良竞争环境。推动公平性竞争,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建设市场主体良性竞争的"基础设施",营造优良法治环境,避免竞争沦为市场的"坏孩子"。推动合作性竞争,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竞争与合作,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打通联动之障、铺就包容之路,形成竞争、合作、共赢的巨大引力。推动建设性竞争,在利益冲突面前,强调彼此共同关切,以协商为基础开展竞争,促使每个市场因子发挥建设性作用。对外开放推动市场要素在国际市场上互联互通、互补互动,释放了竞争所蕴含的耦合力。

制度凝聚的合力

特殊的国情、民情和党情,决定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究40年改革开放的能量红利,最重要一条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集中办大事的巨大合力。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改革开放形成的制度提高了党的领导力。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因此,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党的领导制度和管理体制是党执政的重要实现方式,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和管理体制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推动党的领导制度创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突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事业发展各环节各方面得到贯彻落实。推动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创新,通过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群众组织、社会动员,提高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坚持"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搭建全球性政党高层对话平台,与世界其他国家政党广泛联系、平等交流、共商共议、相互借鉴,在为世界贡献中国共产党执政智慧的同时,积极吸收国外政党建设的有益成果。改革开放淬炼了党的领导力,这是西方政党制度无法比拟的政治优势。

完善政府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形成的制度提高了政府的组织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任务,也是政府有效组织国民经济、弥补市场固有缺陷的重大制度优势。改革开放推动了政府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了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充分利用"市场之手",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内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确保国民经济健康有序运行。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着力创新监管和服务方式,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不断提高;健全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政府协调国民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建立健全重大问题研究、民主决策机制,有效预测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增强了政府组织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能力,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守夜人"无法比拟的治理优势。

有效的社会动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织优势,改革开放形成的制度提高了社会的整合力。恩格斯指出: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个人的意志虽然难以实现,但都对合力有所贡献"。这表明,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整合全社会力量。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赢得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当代中国精神的内核,找到了符合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激扬了文化自信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创新,通过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广泛凝聚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改革开放有效整合了社会各方面力量,这是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西方国家无法比拟的组织优势。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40年改革开放实践所生发的磅礴能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强大动力,必将作为发展新动能,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开启新征程、开辟新境界、取得新成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李明圣,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总编辑,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高春花,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前线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